正為《明報》撰寫四期關於傳統粵菜文章,首篇報導是談談無論出街食飯,又或斬料加餸都會嘗到的燒味,分享隨社會口味變化,而不斷在脫變中求存、求變的廣東燒味。
圖:Isaac
文:節錄《明報OL網》
2.28.2011
2.24.2011
2.23.2011
2.21.2011
生啫最強!~粗菜館
雖然話兩兄弟活在同一屋簷下,要一起吃餐飯又有幾難?但日常睡醒刷著牙回覆facebook Inbox關於菜單問題,及有關吃的留言後,就要換件衫開工,回家已是半夜,可以說多年來的生活,都是各自各精采。正月首天,老媽回鄉,街市佬度歲至初五,責年的餸在下午已「預早」清掉,為晚餐發愁,最後想起初一照常營業的粗菜館。
2.20.2011
未出名的星馬菜~味出名東南亞美食
年近收爐的幾天,原打算獨個兒到九記叫碗淨爽腩,為虎年的「一人飯局」作結,奈何落了單樓面才說售罄(是的,九記風格是落了單,廚房先再通知有或無,好有性格!),胃納有限吃不到最好的還不如改天再吃,又或去試其他的,就無謂勉強自己啃半肥伊,最後來到附近的東南亞美食,一試新店。
2.19.2011
遺忘的國度~國福樓
一家人各有各忙,也只有春節才有一刻喘氣的空間,好好地聚在一起,一盅三件閒話家常。新春時候,老店的師傅都會回家度歲,出外用膳吃頓好的亦見難度,雖然家人只需坐得舒服,其實不介意到年終無休的集團式酒樓品茶,但兔年伊始也希望一家人過得好一點,就結伴嘗國福樓。
2.18.2011
2.17.2011
2.16.2011
會所嘗手撕烏頭魚飯~ 香港潮州商會會員俱樂部
2.13.2011
不吃日本牛的無炭燒肉店~ 牛角日本燒肉專門店
記得早年走在東京街頭,時運麻麻,誤打誤撞來到連鎖式的牛角,印象最深除了英文餐牌,就是醬汁多過肉的澳洲和牛,早陣子該店正式入主九龍灣,以平民價招徠,以美國牛代替本店的澳洲和牛,一蟹不如一蟹,難怪叮爺參與公開飲食網站的試菜會後亦「媽聲」四起。
2.12.2011
2.10.2011
2.09.2011
2.08.2011
雜談蘿蔔糕
兔年前辦年貨入糕點,今年試了不少的糕品,抵吃的有大記攦粉專門店的蘿蔔糕,貴若陸羽做得傳統討好。當然,最喜歡還是以雞公碗盛載著的蘇三蘿蔔糕,先不談味道,單以買「糕送碗」的方式發售,已能感受主理人對出品的執著,捧著有特色的雞公碗送予親友,你說多窩心?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