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28.2010

實況追擊手唧牛丸~汕頭遊記

 汕頭的鮮牛肉丸,沒花巧,粒粒皆以人手唧出。

已在前文說過汕頭人實幹、勤儉的性格反映在飲食文化當中,最靚的牛肉部分薄切拿作火鍋,而纖維粗糙,難弄得好的牛後腿肉,他們亦不浪費,拿作棍打牛丸,既能作火鍋料亦能放湯配粿條。
牛肉新鮮,牛丸自然好吃,道理簡單。

 汕頭牛丸好吃,純粹是原材料新鮮,與傳聞的潮州怒漢棍打牛丸無關,因為供應量多,雙棍難敵本地、深圳及香港需求,今天所見的「棍打」牛丸是「顯技」給遊客,如果你去問福合埕老店,他們會說凌晨四時打牛丸,偶誤以為真,漏夜造訪結果當然是碰到一鼻子的灰!


從前只供應本地市場,量少能手打,今天要賣剖,以機代之亦合情理。


參觀過汕頭林記製作牛丸的過程,今天已經由機製取代人手,但仍保留粒粒手唧的傳統,太子爺告訴偶,牛頸脊、牛腱及肥腩等部分質地最佳,宜薄切作火鍋,牛柳就拿來炒菜,至於牛後腿或一些雜碎部分,就算對牛多於對人的庖丁亦拿它沒有辦法,既然單憑刀功亦難弄得軟熟易進嚼,那就將之剁成肉漿,作成彈牙有肉汁的牛丸。

正宗牛筋丸是不該吃到「筋」的!

他說牛丸分牛筋丸與及牛丸,大家都是採用牛後腿肉,分別是前者加入牛油脂肪,吃起來有爆汁之感,後者不爆汁然而牛肉味就更濃,香港人愛牛筋丸,而潮汕人就愛牛丸。

夏天熱得要命,冬天冷到死的工場。

唧好再以羹作定形。

 在沒有冷氣,只得幾把牛角扇的的工場考察,「牛氣」(牛臊)衝天的感覺非人人受得來,汕頭人卻認為這樣才是「家鄉」的味道,偶見工人將機攪成的肉漿一盆盆拿出來,然後另備一大鍋熱水,就這樣以人手逐粒逐粒的唧出,丸子不大不少約港幣$5般小巧,經熱水一浸,就成形了。

年紀輕輕,為餬口而活下去的他們。

 汕頭在李生投資下,經濟繁榮,但仍有不少收入微薄的基層,偶問他們冬天還是夏天的牛丸較難搞,年輕工人苦笑口冬天凌晨起來每天唧丸,大冷天熱水易變冷,沒有手套保暖下,手冰冷得打振,但為生計也得咬緊牙關,把百斤的牛丸逐粒逐粒的唧出,他們雖笑著面,卻見不著歡愉心情,為餬口日以繼夜重覆著乏味工作,踏實勤儉的價值觀,是「八十後」不會理解亦不會認同的。

加熱至七成熟就不易變壞,湯加入魚露調味,就是正宗牛丸了。

林生說吹乾後,就能出售了。

 牛丸群浮在熱水上,方才的清水已變成大鍋牛臊衝天的「靚牛湯」,年輕工人將大鍋牛丸連湯加熱,其間加入「師傅」、糖及鹽放湯作調味,潮汕人說最後還要加汕頭產的魚露,才能帶起牛的臊香味,牛丸煮至七成熟,撈出用強力牛角扇弄乾,就能供應市場了,一斤牛肉花斤四十五分鐘,粒粒都是心機呢。

就是火鍋湯包了。


至於那鍋湯呢?他們也不會浪費,除留作火鍋湯底外,亦會用作粿條湯底,正宗的潮汕火鍋,沒有花巧純以大量即日鮮製的肉湯取勝,而本地下了豬骨或什麼的潮式火鍋,回想起來,真是得啖笑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