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0.2010

慢.遊大澳~大澳

逃來,沒有汽車的水鄉。

愛「慢」.遊,奈何生活迫人,死線的日子時有變掛,一小時內要交出三份稿件,雖習以為常如等閒事,但∞式積壓還是會弄得頸脊疲痛,能放下工作的一刻,就只想逃出市區到無車聲、廢氣之地看看藍天、伸伸懶腰~

梅窩,再轉乘1號巴士入大澳。

路線a.中環6號碼頭乘高速船到梅窩,再轉乘1號巴士。(車程約35分鐘)
路線b.乘東涌線在東涌站下車,在巴士總站乘11號巴士。


雖說當一天隨心、隨意的閒雲野鶴很奢侈,然而機關算盡日子真的叫人心力交瘁,這天抱著想去就去的心情,功課懶做,就由中環6號碼頭出發到梅窩,到步後轉乘1號巴士入水鄉大澳。

 
跟流浮山一樣,有唔少海味及海鮮檔。

從前產蝦醬、鹹魚的漁村大澳,卻因海水污染,與及老一輩相繼退休,從前手工作業已成歷史陳跡,它的吸引力隨年月退色,大街小巷都是交來的黃花魚子、瀨尿蝦乾,作炭燒吸引遊客,一笑置之,散心發掘一些有「價值」的新事物。
 


還中華白海豚屬於牠們的自由空間吧。

今天,大澳的艇家已轉型駕船出海追中華白海豚,甫入大澳之鄉已見到不少高呼「水退是睇白海豚的最佳時機」,目怒艇家的招徠,屬於海豚的自由世界,自然生態被滿身銅臭商人侵吞,何哀!


 成個面盆般大的煎蛋餅!

對炭燒、手信街的海味興趣不大,「踮行踮過」一直到吉慶街尾70號的大澳小食店,卻被店員在面盆般大的平底煎鍋上打兩隻蛋,後將有條不亂地將蔥、菜甫、蒝荽加入蛋餅上,弄出分量足夠四人用的蛋餅吸引著,比較起炭燒小食更富民間特色的創作,掏出$20買來一底鹹版的煎餅。

 
仍保留慢功細煎的漁鄉,過遊客是有心機去等的。

薄蛋餅即叫即煎才夠香,也有心理準備花上十分鐘慢慢的等,路人見況覺得有趣,就乖乖的跟隊尾,爐頭只得一個,花十分鐘製作只賺你$20,此情此景不會在市區看到。
 
香脆夠味的小吃,滿有港式風味。

蛋餅香軟,菜甫、蒝荽的家常味道外,竟然加入孜然提味,著實惹味開胃,若非要留力,定會吃個精光,是推介的港式小品。

 別有洞天的SOLO。

吃完巨型蛋餅後,沿著吉慶街繼續走,發現一間外面賣紙筆墨硯的小店,但見不少外籍人士在露天位置飲咖啡,又看看「蘇廬」裡賣的什麼藥。


陽光與河道,實在叫人心廣神怡。
文化氣息甚濃的咖啡小館,露天位置背靠漁村河道,時而看到小艇穿梭,又會見到漁民掛網替出海前作準備,在鬧市難覓的奇景下,來杯越南咖啡,感受漁鄉寧靜的一面。

 甘與甜的對比,味道及得上西貢當地!

「蘇廬」乃SOLO之中譯,老闆是位愛咖啡的有心人,朋友眾多絕非solo之輩,偶欣賞先苦後甜的越式蒸餾咖啡,苦源於越南咖啡,甜則是煉奶味道,味道對比分明的風韻,不會在坊間越南菜館喝得到,是用心的出品。




閒歇後,摸入「夜不閉戶」的純樸小巷,房門大開,屋主卻不知去了那裡,是去了曬鹹魚,還是處理鴨蛋,又或什麼都不是,在空地乘涼打瞌睡去?

 



享著退休生活的她,閒時打理盆栽,悠然自得。

漁村的原住民和藹親善,與這位姐姐談起蘆薈,她說蘆薈是自娛觀賞,卻不知它有著食用及美顏的商業價值,偶建議她去皮加糖水吃,她卻似懂非懂的聽過就算,沒記在心,反而繼續小心打理她的寶貝去,原住民不去爭名逐利,乃漁鄉價值,相信她們弄的家常菜,亦會用心細作,味道絕不會差。

 散步而行,見不遠處的木棉樹繁花綻放,被吸引來賞花。

 春天的木棉花成熟後掉下來,是弄糖水的佳品。
 
夕陽西下更顯得木綿花艷紅絢麗,公公婆婆卻在大樹下採集掉下來的木綿花,聽他們說木綿花煲湯或作糖水很甜,但切記要除掉帶酸花芯,才會好喝,是書本學不到民間智慧。

 
她是老實人,絕不為賺錢,胡吹什麼大澳產魚乾什麼的。

在消防局側,為打聽一些資料,跟炭燒小吃的老婆婆買了一串炭燒鱔肉,她舞弄燒魚時,偶借故寒暄,問她眼前的魚乾都是自己曬麼?她閉了偶一眼,冷道:「那有這麼多時間曬鹹魚招呼遊客,你見到的鹹魚、魚乾都不知是那裡交來了!」,她繼續燒,區外遊客將大澳面貌扭曲所以她才這麼氣惱?比較起「假的真不了」世代,偶欣賞她的率直,不作利益考慮,將事實赤條條地道來,實在是對人類的偉大貢獻。


材料佳又何需梳打醃製, $5/串的肥牛,有著較高級餐廳燒和牛更叫人感動的味道...

天黑得早,往未走過的小路離開,在永安街街尾不知名小店,被炭燒粟米的香氣吸引,兩串對半切開方便嚼食的蜜糖粟米,甘腴軟熟的無梳打燒肥牛,還有爽而不腥的燒墨魚咀,簡單卻叫人感動的味道,小區不起眼處仍有著未被化學染污的出品,是商德欠乏的商業社會難嚐的良心味道,今天商業化下的大澳仍有可愛、可貴之處。



蘇廬
地址:大澳吉慶前街76號
電話:9349-9147
備註:設民宿服務

大澳小食店
地址:大澳吉慶前街70號

不知名串燒
地址:大澳永安街街尾

1 comment:

gill gill said...

i found your blog by searching 猪网油. you have amaze me by putting effort on the very old school dishes, and i hope those recipe shall pass to next generation. A lot of old dishes has lost and you have my fully support on keep posting the oldies!
keep the good work!